社区是基层治理架构中的基本单元,处于直面群众、服务百姓的最前沿阵地。团结社区依托“利邻”党建品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遵循街道推行的“四化工作法”所建构事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精心打造社区专属“居民话室”,旨在为居民排忧解难。与此同时,社区全力推行“五邻五心”工作法,秉持着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知民意,协商议事“话”矛盾
社区不定时召开项目征集会,为了解小区里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希望小区里能有一间棋牌室”“我希望我们小区里的绿化带植被更多一些”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团结社区围绕团结“利邻”党建品牌,充分利用“居民话室”的开放性,将社区的重大事项和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带到“话室”,与居民深入探讨协商,并利用社区的党群服务公开栏及时向居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需要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或其他相关部门决策的事项,社区积极协调各方参与协商决策,确保协商结果科学合理。平时,团结社区也坚持将服务从党支部下沉到小区网格,将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与居民群众“入室”倾诉相结合。一方面,社区坚持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工作,同时也倾听居民诉求,将问题记录下来并第一时间反馈和解决。另一方面,社区热情接待前来反映情况的居民,遵循“跑一趟解决问题”原则。在网格员用心沟通下,居民朋友们逐渐敞开心扉,道出“小区大门数量太少了,进出小区比较麻烦”“小区里给电动车停车太不方便了”等问题一一被收集起来并逐步解决,做到了问题收集“到室”、解决“在室”,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解民忧,多方联动“话”方案
“这下可好了,划出了这么多停车位,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停车位发愁了!”“就是,停车位多了,以后停车不用在占用绿化带了,小区环境都敞亮多了。”望着新规划出来的停车位,紫荆清华城小区的居民连连称赞。紫荆清华城建成年限相对较长,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小区因停车难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问题也成了居民们“急难愁盼”的心头大事。面对社区治理难题和居民的停车需求,团结社区召集小区居民代表、业委会委员、物业公司共同对小区进行实地勘察,在“居民话室”共同商议车位规划事宜。协商过程中,居民代表们积极发言,社区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车位规划方案。最终,紫荆清华城小区新增划线停车位18个、消防通道网格线4处,修补辖区内褪色的停车标线194个。
协商议事,重点在“事”,关键在“议”,落脚在“实”。团结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依托“居民话室”追溯问题根源,厘清各方权责,将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实现问题在“家门口”解决。
察民生,汇聚点滴“话”志愿
团结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发挥“红色‘益’管家”志愿服务队作用,依托“居民话室”平台,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组织辖区内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辖区内有一个孩子因生病需长期吃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社区将这一情况征集到“微心愿”并及时发布了“需求清单”,在职党员进入“居民话室”报到主动认领“微心愿”。同时,社区网格员积极动员辖区志愿者来到“居民话室”商议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大家共同为这个孩子筹集捐款2100元,并将这份暖心资金送到孩子家中。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与孩子家长进行了亲切交谈,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减压,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社区借助“居民话室”,进一步加强了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汇聚起了各方力量,成功助力点亮“微心愿”,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群众有所需、社区有所应。
随着一个个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民生实事得到实现、困难家庭得到帮助,团结社区“居民话室”正在逐步为基层治理“话”出一幅新图景。接下来,团结社区将持续坚持以为民为中心,锚定居民需求,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切实做到服务为民,服务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