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自治区公职律师代表、三级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特邀调解员,一直以来,任若玲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贯穿调解工作全过程,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强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责任担当,以市中院设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和康巴什区法院“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为平台,积极开展暖心调解,一笔一划写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履职答卷。
“如果没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提出的处置方案,那就不仅仅是纠纷能不能妥善处理的问题了,对我们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也将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多亏了她的专业帮助,避免了更大的危机。”在一起涉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任若玲实地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被告经营状况及侵权时间长短、原告所受实际损失等情况,通过专业释法析理,精准分析利害,提出科学合理的赔偿金额建议。最终经过她耐心劝解疏导,双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万元,持续4年的知识产权纠纷终于尘埃落定。任若玲用她的专业和热情,为每一个走进调解室的群众解开了心结,点亮了一盏心灯。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深知法治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暖城的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一年多来,任若玲共参与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婚姻纠纷、草牧场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领域案件200余件,调解成功100余件,调解金额2000余万元,默默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任若玲的履职经历,是康巴什区法院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更是康巴什区法院探索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机制,积极打造新时代“北疆枫桥”品牌的重要切入点。下一步,康巴什区法院将充分发挥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作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工作机制,积极拓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履职平台,以更加多元、创新的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基层社会治理蓄力赋能,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